搜索结果 for 'shipping' (12)
鹿特丹港2022年船用燃料加注量显著增长
去年,在鹿特丹港加注的船用燃料显著增长,达1080万吨(2021年为1020万吨)。这表明2022年对于燃料油、柴油、甲醇和液化天然气的需求比起2021年增长约6%。
俄乌冲突对鹿特丹港的影响
乌克兰战争导致欧盟和其他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包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钢铁、煤炭、原油和成品油。这些制裁虽影响了俄罗斯,但也对荷兰经济产生了后果。例如,全球贸易中断加剧以及西北欧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
可持续的港口
鹿特丹和新加坡加强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合作
日前,鹿特丹港务局和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在鹿特丹—新加坡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方面的合作。该航运走廊旨在推动海事脱碳和数字化,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继2022年该走廊成功启动以来的又一积极举措。
可持续的港口
鹿特丹港在提高航运业可持续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成功进行安全的氨燃料加注试点
2025年4月12日,Trammo、OCI和James Fisher Fendercare在鹿特丹港的一个码头成功进行了两艘船舶之间的氨燃料加注试点。这标志着鹿特丹港在为船舶加注清洁氨的准备过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氨是一种无碳燃料,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第一批能够使用
能源转型
Future Proof Shipping:第一艘零排放氢动力内河集装箱船
2023年5月25日,氢气驳船1号在鹿特丹投入运营。该艘来自Future Proof航运公司(FPS)的零排放船长110米,每周将数次航行于鹿特丹港和BCTN位于比利时梅尔豪特(Meerhout)的内河码头之间,专门为耐克公司服务。这将预计每年减少2000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
安全的港口
鹿特丹港所有进口集装箱都已接入安全链系统
鹿特丹港去年推出的安全链系统(Secure Chain)现已连接到所有地区。这意味着远洋航运公司及其船舶代理商将不再为抵达鹿特丹的集装箱发放PIN码。所有抵达港口的集装箱货物都将通过安全链处理。换言之,从码头提箱只能使用这种安全可靠的全新方式。目前,已有超过110万个集装箱通过安
能源转型
第一艘使用ZESpacks电池集装箱的纯电动内河船将于2024年4月启航
2024年4月,第一艘完全采用ZES(零排放服务公司)技术的内河船将在荷兰的Den Bosch、马斯平原港区和莫尔代克之间实现零排放航行。为了使20英尺标准的模块化能源集装箱(ZESpacks)实现电动航行,一个固定的电池组件将被安装在其上面。
鹿特丹港2023年第一季度货物吞吐量略有下降
在2023年第一季度里,通过鹿特丹港的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1.5%。总计1.117亿吨,而2022年同期为1.134亿吨。下降的主要因素涉及集装箱和件杂货板块(滚装及其他普通货物)。而成品油、原油、液化天然气(LNG)、铁矿石和废旧货物、农产品和煤炭板块的吞吐量则上涨了。
原油和成品油货量下降影响了鹿特丹港2025年第一季度货物总吞吐量
与去年同期相比,鹿特丹港2025年第一季度货物总吞吐量下降了5.8%,为1.037亿吨(2024年第一季度为1.101亿吨)。下降主因是原油和成品油、铁矿石和煤炭的吞吐量减少。农产品、其他干散货和集装箱吞吐量则有所增长。美国对欧洲出口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尚未对第一季度吞吐量产生影响
尽管面临战争和经济疲软的影响,鹿特丹港2022年的吞吐量几乎没有变化
去年的乌克兰战争导致货物流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鹿特丹港的总吞吐量为4.674亿吨,与2021年(4.687亿吨)几乎相同(-0.3%),但数据显示存在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