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港口

鹿特丹港在提高航运业可持续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成功进行安全的氨燃料加注试点

17 四月 2025
我们该怎样帮助你?

Reading time: 1 分钟

2025年4月12日,Trammo、OCI和James Fisher Fendercare在鹿特丹港的一个码头成功进行了两艘船舶之间的氨燃料加注试点。这标志着鹿特丹港在为船舶加注清洁氨的准备过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氨是一种无碳燃料,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释放二氧化碳。第一批能够使用氨作为船用燃料的船舶预计将于2026年或2027年交付。

该试点涉及在两艘船之间转移800立方米、零下33摄氏度的液态冷氨。这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并在马斯平原港区二期马士基码头(APMT)的新岸壁旁边进行。该试点确立了鹿特丹港氨燃料加注的安全框架,验证了进行这项工作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在港口释放氨。

在鹿特丹港务局的推动下,各相关方在该试点项目上开展了合作。鹿特丹港氨码头的所有者和运营商OCI与Trammo集团合作,后者提供了两艘装载OCI氨燃料的运输船。James Fisher Fendercare则提供了设备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在马士基码头(APMT)提供的泊位安全地进行船对船转运操作。在试点准备期间,加注驳船运营商Victrol分享了其加注作业的专业技术。环境保护局和联合消防局等当地机构也参与其中,共同确保试点安全顺利地进行。

港口为多种燃料共存的未来做好准备

鹿特丹是世界第二大燃料加注港,每年约有1000万吨燃料在鹿特丹加注。鹿特丹港务局与各相关方合作,旨在于未来实现所有替代和低碳燃料的加注业务,以进一步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氨的优点是无碳,这意味着它在燃烧时不会排放二氧化碳。试点使用了灰氨,它与清洁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展望未来,清洁氨(低碳)有望在航运业的大规模脱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氨作为运输燃料的引入和扩大规模也是可能的,因为业界已经向全球最终用户生产、储存、运输和分销氨。

鹿特丹港务局 (Bob van Bruggen)

鹿特丹港使用全球港口准备就绪水平评估工具Port Readiness Level assessment tool(由IAPH国际港湾协会在鹿特丹港支持下推出的数字工具)来为所有新型船用燃料做准备。为了使港口为接收和加注使用新燃料的船舶做好充分准备,鹿特丹港将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所有监管、安全、基础设施和供应因素都井然有序。港口已经完全采用了这种评估方法,来应用于LNG,并在很大程度上应用到了甲醇。对于氨的此次试点,鹿特丹港的准备就绪水平以6级完成,并将提高到7级。所有安全程序都已就绪,未来允许基于项目进行氨燃料加注。随着这种准备工作的加强,鹿特丹港正确保其为第一批氨燃料船的加注做好准备。该试点的经验和确定的程序将分享给欧盟、其他港口和业界相关方。

欧洲资助项目

欧洲MAGPIE计划汇集了各个港口、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该联盟希望将港口绿色能源的供应和使用结合起来,并利用创新来提高物流效率。该计划包括几个试点项目,其中之一便是氨燃料的加注试点。马士基零碳航运中心(Mærsk Mc-Kinney Møller Center for Zero Carbon Shipping)参与了试点项目,并将推动向国际社会进一步传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MAGPIE已获得欧盟Horizon 2020研究和创新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