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能源转型
Future Proof Shipping:第一艘零排放氢动力内河集装箱船
2023年5月25日,氢气驳船1号在鹿特丹投入运营。该艘来自Future Proof航运公司(FPS)的零排放船长110米,每周将数次航行于鹿特丹港和BCTN位于比利时梅尔豪特(Meerhout)的内河码头之间,专门为耐克公司服务。这将预计每年减少2000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
Boudewijn Siemons(临时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和Vivienne de Leeuw(首席财务官)将继续任职鹿特丹港务局董事会
自2023年7月15日起,Boudewijn Siemons(58岁)将被任命为鹿特丹港务局临时首席执行官。Vivienne de Leeuw(48岁)将继续担任首席财务官。她的任期延长了四年。Siemons目前是港务局的首席运营官,负责基础设施及海事事务。他将合并承担两个职务,
鹿特丹港和曼海姆港签署物流合作伙伴协议
未来几年,鹿特丹港和曼海姆港将加强合作,以使两个港口之间的物流链更加可持续和数字化。为了强化实现这些计划,曼海姆港务局总监Uwe Köhn和鹿特丹港务局商务副总裁Matthijs van Doorn于近日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
鹿特丹港2023年第一季度货物吞吐量略有下降
在2023年第一季度里,通过鹿特丹港的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1.5%。总计1.117亿吨,而2022年同期为1.134亿吨。下降的主要因素涉及集装箱和件杂货板块(滚装及其他普通货物)。而成品油、原油、液化天然气(LNG)、铁矿石和废旧货物、农产品和煤炭板块的吞吐量则上涨了。
可持续和高效的物流链将成为2023年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的关注焦点
在创新技术、数据获取、新型可持续燃料和国际联盟的基础上,鹿特丹正在尽一切可能使经由鹿特丹港的物流链更高效,从而更加可持续。这样的话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金钱、容量和能源的任何浪费。这些事项将是今年慕尼黑物流博览会的关注重点。
尽管面临战争和经济疲软的影响,鹿特丹港2022年的吞吐量几乎没有变化
去年的乌克兰战争导致货物流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鹿特丹港的总吞吐量为4.674亿吨,与2021年(4.687亿吨)几乎相同(-0.3%),但数据显示存在重大变化。
a畅通的港口
Schweizerzug开通首趟直达鹿特丹的货运班列
自今年1月1日起,瑞士公司Schweizerzug开始运营巴塞尔、苏黎世和鹿特丹之间的直达货运列车。该长约650米的穿梭班列每周运行三次,装载量为96个标准箱。
能源转型
鹿特丹港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下降超4%
与2021年相比,鹿特丹港工业和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减少了一百万吨(降幅4.2%)。这使排放量在2021年增加后又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